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
新增17例BA.4、BA.5境外移入,個案數量與國際趨勢相符指揮中心今日也公布,新增17例邊境攔截Omicron亞型變異株BA.4及BA.5境外移入確定病例。資訊組副組長龐一鳴補充說明,未能利用自主疫調的民眾,絕大部分指揮中心都有發出簡訊,但民眾並未開啟簡訊回填相關資料。
指揮中心說明,疫調相關資訊系統可簡化地方政府疫調、減輕開立紙本通知書等行政負擔,讓地方衛政人員優先安排中重症病患在醫院或集檢所等接受隔離治療。男童入境時沒有任何症狀,也未接種過疫苗,其Ct值為27確診日介於今年5月7日至6月14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11日至6月15日。自主疫調系統上路後,6月起9成確診者可於4小時內取得通知書指揮中心統計,自今年5月起啟動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至6月16日止,國內確診總人數為302萬5267人,其中239萬5689人(佔79.2%)已透過自主疫調系統取得電子指定處所隔離通知書、計250萬9377的密切接觸者取得電子居家隔離通知書,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系統亦有10萬4208名確診者(佔3.4%)取得補發電子指定處所隔離通知書、計24萬2,060的密切接觸者取得電子隔離證明。他也特別說明,近期首次驗出兒童身上帶有BA.5的變異株,是一名小於10歲的美國籍男童。
羅一鈞說明,死亡個案當中較年輕的個案是40多歲的一名男性,本身有多重慢性病,曾接種過2劑疫苗,6月4日確診後併發肺炎和心肺衰竭,於6月11日過世。指揮中心說明,疫調相關資訊系統可簡化地方政府疫調、減輕開立紙本通知書等行政負擔,讓地方衛政人員優先安排中重症病患在醫院或集檢所等接受隔離治療。文:阿滴(都省瑞) 重新學習走路 如果我要活下來,我要解決什麼問題? 生病後重新經營一份生活,就像是重新學習走路, 調整成自己舒服的姿勢,一步一步站穩。
五月二十日,疫情在台灣開始爆發,很多工作都得停擺,一開始,我就像往常很焦慮,但有趣的是,我並沒有像病時災難化思考,而是嘗試跟自己的情緒相處,找方法去填空時間,學更多料理。三月時,我的外婆走了,我意外地沒有太深陷在情緒裡。如果同時煮很多道料理,腦袋還會布局,什麼東西要先下、要先煮什麼,所有事都要安排順序,沒有其他閒暇的空間去想很煩的事,這件事又幫助我回到當下了,這個投入的過程就是「心流」。接著到一月之後,醫生看我的狀態有好轉,就讓我慢慢地開始減藥,到了五月,我只需要吃血清素跟安眠藥就能運作了。
有個朋友介紹我一個瑜伽頻道Yoga with Adriene,我跟著一起做,雖然不至於感受到冥想,但也覺得跟隨舒服的節奏伸展自己很棒。愛德華得到了懲罰,右臂和左腿裝上了機械鎧,像嬰孩重新學習走路,他說:「站起來,往前走。
剛開始學習這個技能,是為了可以省一點餐費。當時我一直覺得自己會破產,外送一餐兩百塊,我自己煮一餐控制在七、八十塊就可以很飽。可以學習的事物沒有止盡,比方學習油跟水的關係、火候大小的拿捏、油的煙點是什麼、爆香的先後順序等。我也決定回到補習班上課,從備課開始重新練習教學這件事。
我也把煮飯、瑜伽等放進我每天的日程中,視為一件重要的事,並且因此更重視自己的時間。結果沒想到,煮飯的過程很療癒,要去採買、找食譜、備料。生病以前,我是個完全不煮飯的人。你明明還可以走出更多自己的路的。
一開始講話還是會有點卡卡的,但實體教課時,得到了立即的迴響。我還記得二○二一年的農曆過年時,我花了很長的時間在思考:如果我要活下來,我要解決什麼問題?開始一一把問題與方法記錄下來後,對我的好轉有很大的幫助。
學生們的反應很熱烈,一起玩遊戲的過程也很開心與單純。大約在二○二一年二、三月,我開始恢復使用社群的能力。
疫情也養成了我進擊的廚藝,再次陷入下廚的坑。第一次煮一桌料理給全家人吃,四菜一湯,大家稱讚我的料理,我發覺,家裡好久沒有這樣,平靜滿足地圍繞一桌吃飯了,而這樣平凡的一刻,是多麼的珍貴。看見真理之門的人,既不幸,又幸運。瑜伽、料理這些事,都不是為了拍片而做。列下這些主觀感受後,我開始做一些客觀的梳理,在「解決方式」欄填下可能的處理方法,讓自己覺得沒有這麼可怕。我的生活,不是為了拍片而過。
在我漫長難捱的日子裡,煮飯讓時間過得很快,我只要花時間,就會有成品,除了自己吃之外,身邊的人如果吃了,也會很開心地稱讚我,成為我一個穩定的成就感來源。由於病況,我感覺自己的英文能力下降,這件事也重建了我在英文能力上的自信。
我曾向黑暗交付出我的靈魂,日以繼夜在內心跟自己決鬥,我為自己犯過的錯贖罪著。如果是之前的我,想必會滿糟的。
有時我覺得,這就像是《鋼之鍊金術師》的等價交換。我認為找到「用低成本方式能得到好的回饋」的事物是重要的,當時下課,我還會去附近妹妹的飲料店發傳單,路人給我的即時反應與好感,也讓我建立起小小的成就感。
三、四月時,我開始有能力應付更多工作,雖然工作的時間感還是很長,仍然感到日常生活很壓抑,但至少工作上的能力是有恢復的。我總是覺得自己要當一個有用的人,做的事情要有效果,所以瑜伽這件很有對價感的事,就讓我覺得很不錯。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讓我感覺到了進步,慢慢長出了力量。四月時,我停止了諮商,但仍持續用藥。
另外料理這件事,只要你持續煮,每次都會有點進步,多少心血就會有多少回饋。做這件事的成就感很立即,因為不管煮得好不好吃,大家會瘋狂稱讚你。
五月開始,生活幾乎回到了正軌。我大多都是看YouTube學習煮飯的技巧,比方說,我會看「梅納反應如何影響料理的原則」這種科學原理,專心在那個時間裡,做完就會得到實體成果。
在身體上達到放鬆的狀態,也讓我在當下專注感受,可以緩解當時劇烈的頭痛。我拋棄過去的思考模式與工作習慣,抬起頭來發現,生了一場病,我所活的,也不是以前的生活了,我不需要生活裡每件小事都拿來拍影片
愛德華得到了懲罰,右臂和左腿裝上了機械鎧,像嬰孩重新學習走路,他說:「站起來,往前走。大約在二○二一年二、三月,我開始恢復使用社群的能力。我認為找到「用低成本方式能得到好的回饋」的事物是重要的,當時下課,我還會去附近妹妹的飲料店發傳單,路人給我的即時反應與好感,也讓我建立起小小的成就感。在身體上達到放鬆的狀態,也讓我在當下專注感受,可以緩解當時劇烈的頭痛。
結果沒想到,煮飯的過程很療癒,要去採買、找食譜、備料。如果同時煮很多道料理,腦袋還會布局,什麼東西要先下、要先煮什麼,所有事都要安排順序,沒有其他閒暇的空間去想很煩的事,這件事又幫助我回到當下了,這個投入的過程就是「心流」。
五月二十日,疫情在台灣開始爆發,很多工作都得停擺,一開始,我就像往常很焦慮,但有趣的是,我並沒有像病時災難化思考,而是嘗試跟自己的情緒相處,找方法去填空時間,學更多料理。你明明還可以走出更多自己的路的。
由於病況,我感覺自己的英文能力下降,這件事也重建了我在英文能力上的自信。如果是之前的我,想必會滿糟的。